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:
感谢校党委给我一次与大家分享的机会,谈谈我的教育成长之路。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专业学习伴我成长。
我在上大学时,几乎所有的自习时间都是呆在图书馆,对图书馆有着莫名的喜欢。这幅图是华师大中山北路校区的图书馆,三楼的文科阅览室有着大量的心理学图书。我是理科生,上大学前很少读书,上大学后才发现专业学习需要多读书。这幅图的大楼是文科大楼,这栋楼的四楼有心理系的专业期刊阅览室,我很多实验报告都是在这里查阅资料完成的。前面的圆房子就是我们当年心理系的大本营,专业课都是在这里学习。
大学毕业后,我来到一中,感到最幸福的就是学校为心理组配备了资料室,里面有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书籍。一些老师和同学会到资料室来借阅书籍,我这里出借率最高的书就是这本《接纳不完美的自己》,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对自我要求较高,追求完美,这是他们的优势,也是他们的弱势,一旦压力剧增的时候,调节不好,就容易焦虑甚至抑郁。这本书恰好可以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。
有个年轻人曾向杨绛倾诉人生困惑,杨绛听完笑了笑,对那个年轻人说:“你的问题主要在于书读太少而想得太多。”杨绛先生就是运用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指出这个年轻人的问题。作为心理老师无非就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人生困惑与生涯难题,老师多读书,自然也会更好地帮助学生。
我们鞍山可以读书的地方有很多,如新华书店、万象汇的西西弗书店,偶尔我们也可以去趟大城市沈阳大悦城的当当线下书店、沈阳站附近的玖伍文化城,这些地方都是我一家四口休闲避暑的好去处。就在去年参加教育部国培时,主办方压缩出一天自由活动时间,学员们去长城、颐和园、恭王府……虽然我都没去过,为了完成一节观摩课,我去了国家图书馆带了一天,书目种类多、更新快。
我们知道现在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,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。通过网盘和一些外校老师的分享,这些年我积累学习了多种与心理和生涯的培训课程。在咨询时,来访者经常有这样的说话模式,如果条件都可以的话,我会去做……,但作为咨询师往往会引导他,如果你想去做的话,一定会想尽办法。
人们面对未知世界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种:一种态度是歇着(庄子:顺其自然)一种态度是学一点儿,并赶紧将其转换成某种能力(孔子:学而时习之)。但无论你学的多还是学的少,有能力才有价值,能力来源于实践。我最近的学习任务是加入了一个全国的生涯规划师的生涯共读群,一年读完十二本专业书籍,每本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,用群主的话说是用输出倒逼输入,用集体裹挟带动个体。
学习可能意味着挑战,同时也是改变,会让我们丰富自己,达到精神上的自我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