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8日,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、《中学生》杂志社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承办、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协办的第十六届“叶圣陶杯”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在京成功举办。吴思敬、张之路、曹文轩、张清华、顾之川、赵恒峰、叶小沫等文学界、教育界、新闻出版界专家参加了决赛指导、评审及颁奖活动,我校十一名学子参加了决赛,最终获得特等奖一名,一等奖一名,二等奖五名,三等奖四名的好成绩,取得了历史性突破。
大赛历经十六年,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规范的组织评选程序和评价体系,通过学校初评推荐、组委会复评的初赛到现场决赛,确保了大赛的权威性与公信力,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赖,社会关注度越来越大,参赛人数越来越多。我校高一高二共575人报名参赛,181人获奖,经过初赛复赛遴选出14人(最后赴京11人)参加决赛。本届评委会由50多位大学教授、知名诗人作家、语文特级教师、资深编辑等组成,评稿采取匿名方式,每份赛卷作文由三名评委分别打分,根据最后的平均分确定奖次。
为了使参加决赛选手开阔视野,组委会在夏令营中安排了一系列文学大课堂讲座:诗歌理论家吴思敬教授以“诗歌的写作与心灵的自由”为题,讲授了新诗创作的特点,阐述了新诗的本质是自由,通过写诗获得心灵的自由;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以自己的文章为例,讲述如何来接近文学本身,文学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境界,生命的境界就是文学的境界;作家张之路以讲故事的方式,从语言、细节、情怀等方面详细讲述了文章如何生动;作家徐则臣以自己的小说为例,讲述怎样写好作文,那就是写想写的、写能写的,要写出事情的复杂性。
在决赛颁奖典礼上,大赛顾问、著名作家、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在讲话中阐述了我们为什么要写作,怎样在文字里整理思绪、认识世界、修身养性,写作是人一生最珍贵的财富,又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;大赛顾问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编审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说,语文是纯正典雅的方块字,语文是字里行间的家国情,愿同学们学好语文,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;大赛顾问、叶圣陶孙女叶小沫以“做一名好人,写一手好文”为题,传授叶圣陶的教育思想“文当然要作的,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”,学习作文,学习做人,这正是大赛主办者的初心和努力的方向;大赛组委会主席、著名文学评论家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因外出加拿大,特为颁奖典礼发来贺信,高度评价了大赛为推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、发现和培养文学新苗所做出的积极贡献,他说大赛“实际上是以写作方式进行的语文训练,是文学检验,是审美教育。它立足于写作,又超越了写作。”
我校19.18班刘艺晴同学在本次比赛中取得特等奖的好成绩,这一成绩是我校在该赛事上的最好成绩,刘艺晴是一名理科实验班的同学,从小爱好阅读写作,在作文方面曾取得了不少优异成绩。19.14班陈思远同学获得了一等奖,两位同学创造了我校最佳战绩,还有二三等奖以及复赛获奖的170多名同学在这次大赛的写作过程中都首获颇丰,在此对获奖的全体同学表示祝贺!
十六届“叶圣陶杯”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现场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在做报告
大赛顾问、著名作家、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与选手在一起
我校赛事组织者齐次老师与我校决赛选手合影
齐次老师与特等奖获得者刘艺晴(左一)、一等奖获得者陈思远合影
附:
一等奖学生19.18班 刘艺晴参赛作文(回忆整理)
“别着急”先生
作者:鞍山一中19.18班 刘艺晴
人人都说“别着急”先生天生长了一张慢性子的脸。他一张脸团团圆圆,下巴和颈部不带一丝皱纹。双颊微微鼓起,苹果肌上总泛着一丝红晕。他的眉毛弧度极为柔和,一双眼睛细长,笑起来时眯成一条小缝,一半的笑意盛在其中,温柔出波光粼粼的效果。在这个年纪,大多数同龄人巨大的压力都会化为一道深深的川字沟烙在印堂,“别着急”先生的眉间距却是宽宽的,中间光洁一片。
“别着急”先生一张脸上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那张嘴巴。倒不是这张嘴的样子有多么异于常人,而是一旦他两片唇瓣打开一道缝隙,从中吐出的前几个字必然是:“别着急”。他这般满脸堆笑,和风细雨,任凭旁人如何焦头烂额都是雷打不动地嘴巴一开一合,絮絮叨叨:“别着急,别着急”,叫外人看了必然笑的直打跌。逐渐身边的人便送了他一个绰号——“别着急”先生。
“别着急”先生就职于一家赫赫有名的大企业。常有人在背地里议论纷纷,质疑不断:这样一个拖拖拉拉的慢性子,怎么能在素来看重效率,作风雷厉风行的企业里混得下去呢?
不论旁人如何不屑鄙夷,“别着急”先生终究是在公司“混”下去了。不但“混”了下去,而且“混”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。
然而池渊中鱼冷暖自知,在职场的染缸里沉浮辗转翻腾十余载自然会遇上大大小小的坎坷。这厢,领导把“别着急”先生找来办公室,太阳穴旁青筋微凸一张冷脸拉得老长,隔着办公桌腾然站起,一手直戳向他的鼻梁咬牙切齿地开口,另一手攥着一叠纸张在办公桌上噼里啪啦一顿猛砸:“你说说,我两天前就安排你写的材料,怎么到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?”,“别着急”先生站得笔直,不动声色地微微一笑,两只眼睛眯成了月牙形:“领导,您别着急,这次会议关乎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职工们的工作热情, 我不得不对会议材料加以重视,更加认真的准备。下周之前我一定会上交材料,请您放心……”
他这一张温和的笑脸和一番不卑不亢的说辞把老板弄得没了脾气。刚出了办公室的门,同事小黄就端了个马克杯嬉皮笑脸地走过来勾住他的肩膀:“你说你呀,总是这么死脑筋。领导什么安排,迅速凑凑字数就赶紧上交嘛。就算不那么完美,那对你个人又能造成什么损失呢……”,“别着急”先生立即正了脸色,拨拉开小黄的手臂,摆出早入公司几年前辈的架势语重心长地道:“你们年轻人啊,就是做事太着急了。工作讲究踏实高质,怎么能只求速度,急功近利……”,小黄最不乐意听他这一通说辞,随便搪塞了一句找了个由头掉头就走。转过身的同时一个白眼翻上了天,一个猛子扎进饮水机旁正讥讽着“别着急”先生的小团队中去了。
谁料想不出几天,办公室的情形就出现了大反转。“别着急”先生不但在最后期限前上交了材料,而且得到了领导极大的赞赏。不仅如此,领导还号召办公室全体成员,学习“别着急”先生踏实认真,从不浮躁的工作作风。于是乎众人恍然,“别着急”先生能在工作上取得如此成就,靠的就是他的勤勉,务实,不急不躁。
当最后一丝夜风吹过脚踝,“别着急”先生终于从公司返回了家中。他刚一推开家门,迎面一把锅铲挟着风擦着他耳廓飞过,差点让他人仰马翻在自家门口。他慌忙踏进屋里:“别着急,都别着急,咱们有话心平气和的说,怎么了这是?”。偌大的客厅里,妻子和正上小学的女儿相对而立,像一大一小两座随时爆发的火山。妻子脸色僵硬,抓着一张数学试卷伸到他鼻子底下抖得他眼花缭乱:“看看你女儿的数学分数,通篇试卷的大题,没有一道全对的!”
“别着急”先生拿起试卷,哈哈一笑:“唉,就这么点事啊,着什么急。”他回头看女儿,小姑娘一张包子脸委屈得皱成一团,腮旁还挂着两颗金豆豆。他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:“孩子还小呢,只要下了功夫,结果暂时不尽人意又算得了什么。不要总是太苛刻,破坏家庭氛围”,他冲妻子眨眨眼使个眼色,笑道:“别着急嘛,我女儿有我的基因,以后准定错不了,哈哈哈…….”他这不紧不慢,乐观满满的一席话像一汪温泉,轻而易举地融化了妻子和女儿之间飞来横去的冰碴子。女儿也被他逗笑了,乌黑的眼睛亮亮的,像一只小鹿。家中又恢复了往日的一派祥和宁静,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喝茶去了。
常有人问“别着急”先生,工作一帆风顺家庭幸福和睦,成为人生赢家的秘笈是什么。这时候他一定又牵拉起嘴角,眼睛眯成两道月牙:“您别着急,别着急啊…….”
一等奖学生19.14班陈思远参赛作文(回忆整理)
附:十六届“叶圣陶杯”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题目及解析
1. 以“别着急”为题(或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拟题目),写一篇文章。
所有的好文章都来自于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与体验。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,选准一个角度,真实地再现生活,就能写出鲜活的好文章。
这个题目,我们主要的意图是用一句劝慰的话语作为引子,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那些让人感动的时刻,说这话的人是谁?对谁说?在什么样的情景下说?而且如果是印象深刻的话语,一般会有两种情形:一种是事件本身特别重要、过程特别复杂,这句话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好的效果;一种是这句话在不同的场景中经常被提到,展示了说话人的一贯的性格、情感。这样的两种情况下,文章都不难构思。
就这句话本身来说,也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,除了日常的劝慰用语之外,我们还可以理解成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: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表现得过于急躁,急于发展,急于成功,急于成长,急于恋爱,急于享受,这样的急躁,导致了社会生活中很多违背规律、拔苗助长的事情出现。如果学生能对此作出阐释,当然也可以写出立意深刻的好文章。
2. 一般人都觉得,癖和痴都是性格上的毛病,可是明人张岱却说:“人无癖不可与交,以其无深情也;人无痴不可与交,以其无真气也。” 大致意思是:不能和没有任何癖好(毛病)的人交往,因为其没有深沉的感情;不能和没有半点傻气的人交往,因为其缺少纯真的气质。对此,你怎么看?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因为“癖”或“痴”而显得有趣、“可交”的人?请据此写一篇作文。
叶杯新作文大赛一直致力于一种对于中学生的写作乃至价值观、审美观产生一点正面的、积极的影响。
设计这个题目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,注意发现、表现人物性格、行为中“有趣”的地方。很多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,都会强调表现人物的个性,但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呢?为什么要写个性呢?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呢?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用张岱的这几句话来回答。所谓个性,其实常常表现为各种与道德价值无关的“毛病”——癖与痴。癖与痴本来都是构成生活之趣味和意义的基本元素,如《世说新语》中就记录了很多有各种怪癖与痴傻性格的人物(如喜好驴鸣的王粲,喜欢打铁的嵇康,口不言钱的王衍,写经换鹅的王羲之等等,而顾恺之的三绝除了书绝、画绝之外,就是痴绝。这些癖与痴,对于他们的道德品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,却使他们的个性带有了别样的色彩与趣味,使他们的生活具有了审美的价值。
现实生活中,也常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冒着傻气有这样那样的“毛病”的人,但这些如果不牵扯道德行为,也同样会使人物具有可爱的趣味。这个题目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、描写人物身上独特的个性,描写个性,不一定为了什么高大深刻的主题,而只是为了表现一个鲜活的人。
- 上一篇:烈日雄心 健儿报捷
- 下一篇:财经大赛 学子开创历史 基地学校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