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一中情怀——64.4班校友 杨德恭
作者: 日期:2023-04-08 15:46:52  发布人:asyz  浏览量:1442 打印本文

图片12.png

1964年7月,杨德恭校友(前排左二)考入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与同学合影

我是鞍山一中64届毕业生,1964年7月,我考入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,毕业分配至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至退休。一直到今日已是离校58年,但我每次回鞍,我必到母校看望我的老师,人间风云变幻,从未间断。是母校这片土地,为我42年的军旅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为我奠定了持之以恒的、痴心不改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避艰险、纵横驰骋。2019年国庆前夕,我又回母校,在老校区看到了正在为国庆70周年排练合唱的李传成老师、林秀君老师和张竞兰老师,我们在校门前拍下了一张合影,没想到,这竟是我和李传成、张竞兰老师的最后一张照片。如今,他们已经离我而去,而李传成老师亲自陪我去一中新校区参观,交流的场景仍历历在目。写到此,我不禁想起了我的鞍山一中老师们,和蔼可亲的齐冲校长,血气方刚的张齐翔校长,含冤离世的王效群校长,刚正不阿的团委书记温希文,诚恳平易的团委书记由能礼。64届班主任:64.1王庆生老师,64.2高增禹老师,64.3付吉庚、李传成老师,64.4陈明强老师,64.5宁一老师,64.6王祝新老师,64.7王永绩老师,64.8栾秉术老师,语文组杨守望老师、刘德满老师、宁健羽(宁为)老师、温希光老师、周谨训老师、林季君老师、张竞兰老师、关明正老师、苏德成老师;数学组代木老师、杨凤声老师、王明安老师、陈连弟老师、陈文文老师、蔡舒生老师、霍林阁老师、何永祥老师、闫恒巽老师等;外语组房俭生老师、许蓉倩老师、马玉燕老师等,物理组刘淑媛老师、李景隆老师、潘宝才老师等;化学组侯铎老师、王恩民老师、姚兴国老师,政治组龙春洪老师、曾昭禄老师、王宗和老师、王加民老师、王日新老师,体育组英树齐老师、邓德亭老师、高奎贺老师,校医刘兰志老师,还有小学就是我的教导主任、后来又到鞍山一中任教导主任的王既德老师,小学是我老师、后又到鞍山一中语文组任教的娄风林老师,还有(请原谅,我忘记名字的)化学组仅教过我数日的、眼睛大大的、讲课声音洪亮的胡老师(1964年调入大连日语专科学校),起初教我历史、后来又改教政治的瘦弱的讲课慢条斯理的李老师,团委干事魏迎春老师,校办干事王文满老师。如今,他们都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,我的老师们,无论天上人间,不管我走到哪里,你们都在我的心里。

1962年学校教职工欢送赵宝真副校长赴京学习留影.jpg

1962年鞍山一中部分教师合影留念

1962年“三八”妇女节部分女教师合影.jpg

1962年鞍山一中部分女教师合影留念

我也磨灭不掉三年鞍山一中生涯中曾经和我朝夕努力的62-66届校友与同窗,他们同老师一样经历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奋斗岁月,身受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“四清运动”和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峥嵘岁月,饱受了“红五类”的荣耀,背负了“黑五类”的重压,有的尽管高考名列前茅,却因家庭原因“落榜”,他们上山下乡,凭着对党的忠诚,开创了光明的前程;有的失去上学机会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,入党提干,成为一个好官、清官;而大多数在鞍山就业的同学,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美好的青春:这是母校一中的骄傲,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。说起他们的故事,是“不尽长江滚滚流”,而拨动我心弦的,是无论浮沉进退,始终深深刻在脑海中的校徽:鞍山一中。最后还是用我与64.7班何学颖同学(也是我小学同学)重聚时我写的一首诗作为这一段文字的结语吧。

透越沧桑觅旧颜,

相逢一笑六十年。

风云喜怒音无改,

日月悲欢鬓已斑。

指点江山千手舞,

浮沉浪涌几人还。

留得我辈青春在,

碧海蓝天万里船。

2022/10/11)

 图片1.png

一.恩师陈明强先生和我

2021年7月,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,我填了一首《西江月·雪松咏》,遥发给安居三亚的95岁恩师陈明强先生。屹立巍巍塔影,奔腾滚滚涛峰。风流总被雨涤空,乐得岿然坐定。傲倚残云落日,笑拂败草孤鸿。星羞月妒问平生,郁郁葱葱筑梦。
陈老师出身富家小姐,从小追求革命,追随共产主义,读大学参加学生运动遭国民党通缉,毅然投笔从戎,全国解放随大军进京,曾任外交部档案科科长,后因家庭出身问题下放至鞍山一中任教,我到鞍山一中就读正值陈老师送走61届毕业生后第二次担任班主任,我有幸成为陈明强老师的“大弟子”,而这位才华横溢、积极向上的语文组组长,却长期因家庭原因、社会关系问题直至“四人帮”倒台后,才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志向。陈老师读了我的词哈哈大笑。“好一个‘风流总被雨涤空’,好一个‘郁郁葱葱筑梦’!而我这个始终追随恩师的学生,看到了恩师的筑梦之旅,也坚定了我的筑梦之路。

图片3.png

杨德恭校友的恩师陈明强老师

1961年11月,陈老师在鞍山一中组建了第一个课外兴趣小组——文学小组,参加者为64.4和64.3两个班喜欢文学的同学,我班有语文科代表余英、朱玉禄、高宗石和我,64.3班有语文科代表刘延玲、李小溪、何世钝和李仁范,学习时间为每周一次,均在晚上,或在教室,或在二一九公园,老师不要任何报酬,那个时代,根本没有什么讲课费,晚上她爱人因政府工作忙不在家,她就把孩子关在家里,大孩儿照顾小孩儿,我们学习以古文为主,诗词曲赋无所不包,内容很多,必须背诵,每课课前必考,我们逐一接龙背诵,陈老师说,只有将所学的诗文背下来不忘记了,才是自己的,用时可信手拈来,也可融会贯通,有一次学校组织千山游,傍晚我们从龙泉寺向山下走,老师给我们讲了李白的“暮从碧山下,山月随人归”,讲到下句“却顾所来径,苍苍横翠微”,老师说:“大家回头,看”,她指着崎岖的小路和遍山的松涛,“那就是翠微”。在二一九公园劳动湖畔,望着月光下的粼粼水波,老师给我们讲曹植的“洛神赋”,在烈士山讲林觉民的绝笔书……通过半年多的学习,小组成员语文水平大大提高,辽宁省教育厅派人下来调查,我们还被叫去考核。后来,文学小组在学校遍地开花了。2022年6月,临近陈老师96岁寿辰,我写了一首七律给老师,特别感谢恩师对我的栽培。老立申城望海南,飘飞皓发共谁绵。龙泉寺外松涛下,映碧楼旁柳浪前。曲赋培根挥远志,诗词固本树三观。师生唱和长江水,一世烟波砥柱篇。
老师教我立志: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”“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”(毛泽东《沁园春.长沙》);老师教我坚定: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,“老当益壮,宁知白首之心”(王勃《滕王阁序》);老师教我清廉:“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(苏轼《前赤壁赋》);老师教我刚正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(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);老师教我求索:“寻坠绪之茫茫,独旁搜而远绍”(韩愈《进字解》);老师教我修身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......老师的教导为我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特别是我退休以后,我才悟到了“以往之不“谏”,找到了“来者可追”,才能“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”了。而陈老师创建的文学小组,在“文革”中成了她的一大罪状。尽管她已调往沈阳,但在1966年末鞍山一中的阶梯教室,前来串联的北大外地及内地造反派仍对此口诛笔伐。当他们喊道陈老师培养一批地富反坏的“孝子贤孙”时,佩戴红领章、红帽徽的我竟愤然走上讲台振臂“我是解放军!”虽被轰下台去,也是没有忘记老师教我的正气歌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”。1964年7月,我到军校报到前,陈老师到我家来话别,送给我她特地拍摄的3寸彩色照片,照片中陈老师倚窗遥望,窗外是鞍钢熊熊烈火的炼钢高炉,照片背面陈老师亲笔写下了:

不唱阳关别离词,

笑看东风桃李枝。

他年群英会上见,

再登奇峰赋新诗。

图片4.png

这张照片,连同陈老师之后送我的当时近照,一直陪我至今,无论老师调任沈阳、内蒙古,后随丈夫平反进京复职,至就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。我们一直鸿雁传书,鼓舞斗志,特别是我与伤病的残酷斗争中,我们诗词唱和,老师点评批注,使我勇敢地面对人生。

451fb61614fda1f2.JPG.cthumb.jpg

我和老师有说不完的话,几乎每次相聚,我都在老师家住一两晚,和老师谈人生,谈爱情,谈苦闷,谈快乐,我称老师为“老妈”,老妈也亲切地叫我“大儿子”。2018年9月,我去沈阳看望老妈,讲述我们说不完的故事,次日临别时,我跪在老妈的膝下,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,泪珠犹如浑河水,流到鞍山,流到上海。至今2022年10月13日,由于我身体原因,加之疫情,与一直居住在三亚的老妈未曾谋面,天高地远,未能阻止我们的对话。我们视频诗词接龙,96岁的老妈风度不减当年,虽然坐在轮椅,犹如当年讲台的她,目光炯炯,话语铿锵。当我告诉她明年鞍山一中百年校庆时,她高兴地说:“向一中所有师生问候!”这就是我的恩师,鞍山一中名师——陈明强先生。还是用2018年我送给恩师的一副对联作本节的结语吧:峥嵘岁月,亮铮铮铁骨,一腔正气辉先烈锦绣春秋,开坦坦虚怀,满腹华章鉴后人

图片5.png

 二 . 我的自强不息的同学

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。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。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”每逢回鞍与同学聚会,我都会想起当年文学小组学习的这首诗与当时背诵时,而人生此刻,才真正理解诗中味。我们这些“奔八”的64届同学,天各一方,相见时难别亦难。而共度三年的往事却历历在目。1961年,正值三年严重困难时期,我们的家住何处,且说几个主要的:八卦沟(也称“巴巴沟”)泥路坑洼曲折。草房、破砖房、地窝子房杂乱无章,进屋锅台连大炕,家家大水缸,而旁边是树条围成的茅厕......精微钢丝网筑起的高墙,纵横通过的柏油马路,排列有序的花园洋楼、煤卫保全、橡木地板、高台阶——老台町。红楼幢幢,排列有序......(新台町)虹桥下,铁道旁破旧矮砖房,走近泥地大火炕,小脚老太,叼个大烟袋,“叭”的一声,一口喷在泥上......(一道街和铁道口)“三红楼”筒楼,楼道一家挨一家,门口炉下冒烟。八卦日本小白房,二道街日本洋楼,楼下胡同低矮砖房,矮房后厕所苍蝇乱飞......胜利路工人新房,煤卫齐全,长甸会浦工人新居......我们胃肠里充满的大多为玉米面和野菜的窝窝头。“蒸量法”(将高粱米用水泡上一夜后焖成的米饭),小球藻制作的“营养餐”......也有享受不到上述“美味”的而有父母的“特贡”。

005.jpg

我讲上述吃、住万不是诉苦,而是说明正是在这种条件下的我们这一代正在艰苦奋斗,自强不息。在这三年的校园生活里,铸就了我们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我们以艰苦和朴素为荣,陈连弟老师穿着补丁的衣服为我们上课,宁一老师穿着袖口补了一圈的小棉袄和我们交谈都是我们的楷模。家里环境差,市图书馆阅览室是我们自习的最抢手场地。同学们占据了一席之地,都互不干扰地埋头苦读直至晚八点回宿舍。学校里面的游泳池台阶、体育馆的看台(主席台)、烈士山山上山下都是同学苦读的“净地”。我们到农村帮助农民抢收秋菜,深翻地,到三台子帮农民插秧,睡农民火炕取暖,吃白菜土豆倍儿香,刘二堡义和庄大队的忆苦思甜,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听党话,跟党走,只有解救全人类,才能解放自己。在当时绝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每一个学子的动力。1964年高考前夕,第一批同学遵照毛主席“农村是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大有作为”的指示,有的同学主动放弃高考,首先报名到农村去与贫下中农一起与天斗争其乐无穷,与地斗争其乐无穷。我班班长闫素华、市监委副书记的大女儿,前任班长贾麟、姐姐姐夫是解放军总参三部的干部,坚决放弃了姐姐留给他的一套房子,就学习成绩而言,特别是以家庭出身而言,他完全可以考上大学,他们带领一班人马到了条件艰苦的义和庄大队插队。坚持“一颗红心,两手准备”的团支书朱玉禄,高考成绩为鞍山市第一名的报考“清华”的优秀生,却因档案中的父亲“特嫌”名落孙山,他父亲是圈楼(鱼菜市场)一家鱼店老板,公私合营后拿了一点定息,平时爱讲“落后话”而被定义为“特嫌”。朱玉禄没有气馁,立即报名下乡,与一中一批同学到义和庄。他曾和贾麟一起,腰系草绳,到城市卖过大葱,他先当过农民,乡村教师,当乡领导干部镇长,县教育局局长、副县长、辽阳市白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,贾麟后到辽宁交通职业学校任教。朱玉禄自己没上大学,他培养的学生上了大学为他实现了上学的愿望。他是一个好官,为下乡的同学们办了许多好事。就连后来在麻袋厂当工人的闫素华卖冰棍遇到麻烦,朱玉禄都出面帮忙。我班第一任班长马革明,在任十五中校长期间,为鞍山众多的,既无后台又无财力的同学出了不少力,不要任何报答。

师生合影留念.jpg

1962年校团委、学生会干部纪念“五四”合影

我的65.6班学弟张际华,曾为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,我们一同负责操场主席台两侧矗立的四块大黑板报,及时介绍学校的好人好事,批评不良现象,是课间同学们评论点赞的热闹场所。这位语文组组长杨守望老师的得意门生,因肺病休学至66届。“文革”时,下乡插队,返城后在电业局当了一名工人,凭他的文才,进入局宣传班子,20世纪80年代初调入国务院东北经济区规划办任负责人,主持编制《今日东北经济》,张际华带领全班人马,不要国家一分钱,顶住压力开展广泛调研,编写了《今日东北经济》这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部专著,全书四部,约300万字,详细的阐述了东北三省工业农业经济架构,为国务院制定东北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。任务完成后,国务院拟调张际华进京为某副总理担任秘书,张际华因老母多病、父亲早亡、弟妹多辞不赴命,而调回鞍山市政府调研室任主任,后任市政府副秘书长。上任不久,亲自指挥公安干警清除了气焰嚣张的车站周围的车匪路霸,解决了“红拖”震惊全市的老大难问题,主持了辽宁省第九届全运会,为鞍山的百姓,也为母校的同学们办了许多好事。2019年9月我们相聚时,他已患病,由夫人——鞍山一中68届校友,也曾在一中任教,现任市委党校教授的田海兰照料,我还要提及的是65届高材生——涂瑰。她因家庭问题未被大学录取,而一直留在母校一中任数学老师,据我所知,她是我们这个时代在母校任教至今的唯一一位没有大学文凭的、优秀的数学高级教师。2019年我和夫人姜玉梅回母校旧地老干部活动室看望涂瑰时,她依旧温文尔雅,无怨无悔,和老教师一直排练国庆献礼节目……作为当时的学生会主席,我所知的62-66届同学的故事太多了,几天几夜也说不完,我们这批同学、校友,无论你是沐浴“红五类”的阳光,还是沾有“黑五类”的晦气,或官或民或富或贫,都有一股母校培育的朝气。穷且益坚,勇往直前,追求的是卓越,向往的是光明,这就是一中精神。有了这种精神,我们就能“酌贪泉而觉爽,处涸泽而犹欢”,老老实实做事,正正派派做人,才能真正地感恩母校。

2e36f63a03352060.JPG.cthumb.jpg

2008年杨德恭校友(左二)回母校一中参加建校85周年校庆与在校学生互动交流

基于对母校、对同学的挚爱,自我离鞍,每次回家,总是与老师同学欢聚,学生会、团委干部的聚会,64.4班、64.3班的聚会,65.2、65.8班同学的聚会,以及初中、小学同学的聚会,“此起彼伏”。我在64.4班学号是50号,64.3班同学录中最后一个学号是同学送给我的,65.2班同学称我“德恭大哥”,我又是65.8班大家庭的“上门女婿”(我爱人在65.8班,校学生会文娱部长),而我魂牵梦绕的大多数是家乡的同学们,他们或大学毕业回鞍山工作,或母校毕业在家乡或工或农或官或商或医或教或研,他们为家乡的日新月异添砖加瓦,为母校的发展壮大增色添彩,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青春,与他们相比,借“红五类”根正苗红的光环而一帆风顺的我自惭形秽,更要用他们平凡的、艰难的经历警示自己,此刻,不但他们的儿子辈,而且他们的孙子辈都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,获得了平等的上学机会,我感谢我们的党,感谢我们的国家。今年八月,65.2班孙继辉同学的孙女从鞍山一中毕业,考入上海华东理工大学,圆了她爷爷当年未能完成的大学梦,我们在电话中高声祝贺。64.2班闫政凯儿子、孙子三代鞍山一中人,孙子今年也考入华东理工大学,三代一中培养的高校生,这就是我的一中同学的情怀!

e98aea8620d2efd4.JPG.cthumb.jpg

2008年杨德恭校友(左二)回母校一中参加建校85周年校庆与李传成、雷震老师及校友合影

当我沉醉笔下的“往事东流水”时,“忽魂悸以魄动”,恍惊应该搁笔了,而令我心潮澎湃的是,昔日的老师神采奕奕地云集我的眼前,昔日的同学们意气风发地簇拥着恩师,从老校区涌入新校园,同欢呼在大操场的生龙活虎、无忧无虑的少年学子们,共同回首母校的百年沧桑,展望着新的百年辉煌。写到这里,我满眼泪花,难以下笔,就以2022年10月2日我写的一首《学子吟》作为本文的结语吧。

学子吟

无论走到哪里,我不会忘记我是一中的学子。

钢都的钢铁构成我的筋骨,千山的巍峨筑就我的身躯,老师的汗水汇成我的血液,辉煌的校训凝聚我的意志。

无论走到哪里,我都不会忘记我是一中的学子。

我的前方是老师们的期许,我的周围是学子们的比翼。

我追求卓越展九万里鲲鹏的擎天双翅,我放飞理想迎新百年母校的五星红旗。

无论走到哪里,我都不会忘记我是一中的学子。

我是母校奔腾长河的一朵浪花,我是母校参天高厦的一块砖石。

当我化作东风吹落的一枚花瓣,我会将桃李的芬芳沁入宇宙的日记!


2022.10.16 10时

 

作者附记:我双目因公致盲,已看不见,仅凭感觉写在稿纸上的上述文字,手稿蒙校友马硕等辨认、整理、编辑并打印成文稿,特致以深深的谢意。鞍山一中64.4班校友  杨德恭

 

【作者简介】

杨德恭(鞍山一中64届毕业生)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研究员,教授.jpg

鞍山一中64.4班校友  杨德恭海军医学研究所(正师级)研究员、教授

鞍山一中64.4班毕业生,在校三年任共青团鞍山一中团委委员、鞍山一中校学生会主席。

1964年7月,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,1968年毕业分配至海军医学研究所至今。

1973年,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潜水军医专修班。曾任海军医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、助理研究员、副研究员、研究员,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,全军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,海军医学科委会科技信息专业组委员兼秘书等职。   

杨德恭长期从事潜水技术与潜水医学信息研究工作,在潜水理论与潜水技术信息研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。曾主持“潜艇艇员快速上浮脱险技术”、“潜艇艇员饱和脱险技术”、“300米以深饱和潜水技术追踪研究”“潜水服加热研究”、“重潜水装具革新”等信息研究课题10余项;多次在海军重大潜水技术与装备科研项目(如创亚洲潜水深度纪录的“350米饱和-370米巡回潜水研究”、“潜艇艇员快速上浮脱险技术与装具研究”、“新型潜水装具研制”等)承担信息研究任务;并多次参加海军潜水法规与标准的编制工作。研究成果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、解放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、解放军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。发表学术论文与译文200余篇,约60万字;主译并出版了《美国海军潜水手册上卷:空气潜水》、《美国海军潜水手册下卷:混合气潜水》、《科学技术潜水手册》、《职业潜水员手册》专著4部,主译总字数约280万;参译并出版了《潜水生理学和潜水医学》、《直升机救生》、《饱和潜水环境控制系统手册》和《苏联海军》等专著4部,承担翻译总字数约70万;主编《英汉潜水技术与潜水医学词汇》和《汉英防救专业技术大词典》工具书2部以及《海洋工程医学》专著1部,编著总字数约200万;参加编写《中国航空与航天医学主题词表》、《医用加压舱系统》、《潜水气体手册》和《海洋石油潜水手册》等专著4部,承担编写总字数约50万。

2005年8月,杨德恭受聘为交通部中国海洋工程公司高级技术顾问,负责潜水政策与法规的研究,为我国潜水管理和潜水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,做了一定的努力。主持编制了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潜水安全规程”(15万字);主编并出版了《安全潜水作业手册》(30万字),填补了国内潜水规范类工具书的空白,得到国内潜水界的认可和广为应用;参加编写了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潜水监督参训条件和评定标准”;在交通部举办的我国首届“空气潜水监督培训班”中负责教学工作,主持编写了《空气潜水监督培训教材》(60万字),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持有潜水监督资格证书的高级潜水人才;此外,参与我国潜水法规的编制与审定工作。


撰稿:64.4班校友  杨德恭

审核:王中华  洪   洋

编辑:冯   君

核发:asyz 点击数:1442 收藏本页